Mobile image

祖先業力的影響與力量

生命之樹,根源於父母。父母祖先,乃吾輩之根本。故澆水之時,需連根共澆,根深則葉茂,家族方能昌盛。祭祖之時,非單純之儀式,更在於思祖先之恩,感念其德。 祭祖,實乃報恩之行,飲水思源,方能得厚福。

一個人的福報來自於哪兒?

我們去祭祖,是不是真能想起祖先的好處?思祖先之恩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 祭祖的時候,燒香成為陽,燒紙成為陰。古時候老人家都會講,那個家裏沒香火了。 沒香火代表什麽?它不只是代表了斷子絕孫,香火還代表財富。
Mobile image

祭祖才是報恩 澆灌祖根才能得到厚福

只有祭祖,懂得感恩圖報,才可以獲得祖先的護佑和眷顧,家族的運勢才會更好。如果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,沒有顯露紀念祖先的心意,那就是不孝的一種表現。 祖先就是我們這個家族的根。我們看這棵樹,樹根不動,樹枝再擺,擺一會兒就會停下來;但是樹根一旦動了,那這棵樹連根拔起就死掉了,所以根很重要。我們不要認為我們自己能耐大,福分大,你看我掙了這麽多錢,告訴你,沒有祖宗之德護佑,你這福從哪裏來?
Mobile image

祭祀,是中國的一種信仰活動

源於天地和諧共生的信仰理念。據現代人類學、考古學的研究成果表明,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:一是天地信仰,二是祖先信仰。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產生於人類初期對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,由此產生了各種崇拜祭祀活動。春節、端午節、清明節、重陽節等是由原始信仰形成祭祀天地神靈、祖先的節日。 祭祀天地大典其實是在心理思維的終極意義上感悟人神溝通、上下交感的精神境界,實現人神天地和諧共生的信仰欲念。祭祀活動,進貢上香,叩拜行禮,莊重肅穆,一絲不茍。祭祀禮節祭品有一定的規範。舊俗備供品向神靈或祖先行禮,表示崇敬並求保佑。 祭祀,係中國傳統嘅一種信仰活動,起源於天地和諧共生嘅理念。根據現代人類學同考古學嘅研究,人類最古老嘅兩種信仰,一係對天地嘅崇拜,二係對祖先嘅敬仰。呢兩種信仰源自人類早期對大自然同祖先嘅崇拜及敬畏,慢慢演變成各種祭祀活動。好似春節、端午節、清明節、重陽節呢啲傳統節日,都係由呢啲原始信仰演變而成,專門用嚟祭祀天地神靈同祖先。 祭祀天地嘅儀式,其實係人同神之間的溝通/連繫,達到一種上下交感嘅精神境界,實現人與天地和諧共生嘅願望。祭祀嘅過程好講究,包括進貢上香、叩拜行禮,每一個步驟都要莊重認真,絕對唔可以馬虎。祭祀嘅禮節同祭品都有嚴格嘅規範,傳統上會準備供品向神靈或祖先行禮,表達尊敬同祈求保佑。呢啲習俗流傳至今,依然係中國文化中重要嘅一部分。
Mobile image